白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白城市2025年落实农户安全储粮减损工作方案》的通知
白发改粮仓字〔2025〕106号
各县(市、区)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根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户储粮减损工作指引的通知》(吉粮仓函〔2025〕40号)的要求,为务实推进我市农户安全储粮,有效减少农户储粮损失,确保农户储粮安全、现结合白城实际制定《白城市2025年落实农户安全储粮减损工作方案》,请各地认真抓好落实。
白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白城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5年8月18日
(主动公开)
白城市2025年落实农户安全储粮减损工作方案
一、重点任务
针对白城市独特的自然存粮条件,结合种粮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储粮仓、pvc网囤储、趟子+围挡+通风囤储、产后服务代储等形式。确保全市安全储粮达到95%以上,损失控制在2%以内。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服务指导
1.指导农户对原有储粮装具进行维护检修。(9月中旬完成)
2.指导农户对储粮场地进行整理。(9月末完成)
3.加强储粮方式宣传指导。指导农户对水分高(28个水分以上)短期“地趴”储粮,不宜装仓的农户采用秸秆、网袋和苫布等资材,做好铺垫,四周围挡、中间部位设置好通风管的方式储粮,或采取小堆低密度存放中间放置通风管,及时做好雨雪前苫盖和雨雪后通风。(11月底完成)
4.加强产后代储服务工作。指导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中粮集团等中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开展产后代储服务,让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存粮在家,向存粮在库转变。(11月中旬完成)
5.加强政策支持。支持粮食流通环节节粮减损,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收储烘干能力,升级改造现有粮食产后服务设施设备。用好我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和自产粮食租仓储存补贴政策,提升粮食产后处置能力,降低储粮成本。(12月底前)
(二)加强宣传引导
1.开展专家讲堂。成立专家服务指导组,开展专家进万村活动,举办科普宣传、培训讲座(不少于3期)、咨询答疑和观摩学习等活动,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供粮食储存、烘晒、虫霉防治和异常天气粮食管护等技术服务。
2.开展新媒体宣传。利用抖音、快手短视频等平台,开展储粮技术直播演示和场景化教学活动(不少于5期),展示各类储粮装具搭建和使用操作流程。录制短视频讲解粮食储存规范操作程序,制作安全储粮宣传片,提升节粮减损宣传实效。
3.开展典型示范引领。大力培树科学储粮示范户和农户储粮技术能手,通过入户走访和经验介绍,帮助农户算清粮食减损增收“长远账”,提高好粮卖好价意识。
(三)加强粮情监测
1.强化联动提示。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动,在属地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以及乡镇微信群等平台,及时向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推送气象信息,加强异常天气预警,提示做好粮食管护。
2.强化质量监测。要成立储粮技术服务专家巡回指导组,加大异常天气期间对“地趴粮”的检测频次,科学研判储粮风险,落实有效防范措施,做好农户储粮损失调查。
3.强化应急处置。依托现有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对接种粮大户,承担农户收购烘干应急处置任务。根据粮食收储烘干设施的布局,提前确定好运输线路、烘干储存地点、运输工具等,确保农户储存粮食运输畅通,烘干后粮食储存安全。
三、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要切实扛起属地主体责任,负责农户安全储粮整体工作,粮食行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农户安全储粮、数据统计、提供相关宣传资料等工作。
(一)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各地要成立专班,制定整体农户储粮方案,并指导乡(镇)制定符合地域特点、针对性强的具体方案,做到一县一方案、一乡镇一方案,因地制宜细化任务、持续节粮减损目标和落实举措,各地要形成公众参与,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服务指导举措。针对种粮大户及短时间储粮的农户,要发放农户储粮风险提示卡、建立指导服务机制、成立服务指导监测组、制定极端天气农户储粮应急处置方案。
(三)完善服务监督机制。市局将成立关于农户安全储粮工作专班、储粮技术服务专家巡回指导组、农户安全储粮质量监测工作专班、农户安全储粮烘干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对各县(市、区)农户安全储粮进行巡回指导督导,督导结果将向属地政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