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城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白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8006961111112/2023-07982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白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28日
标      题: 关于印发《2022年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白人社发〔2023〕11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8日
索引号: 112208006961111112/2023-07982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白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28日
标  题: 关于印发《2022年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白人社发〔2023〕11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8日
关于印发《2022年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
白人社发〔2023〕11号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6月26日,白城市乡村振兴局就做好2022年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向我局发来提醒函,为做好人社部门2022年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切实履行行业职责,细化整改措施,市人社局特制定如下方案,请各地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附:2022年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和责任分工表
  

 

  白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2年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各项就业帮扶政策,面对后评估反馈的问题不回避、不推诿,进一步明确人社部门职责,照单全收、立知立改,争取早日整改见效。
  二、主要任务
  2022年“后评估”反馈人社部门5个方面问题。对此,我们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13条整改举措。
  1.脱贫人口增收仍需加强。白城市存在7.8%的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不到本省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
  整改措施:
  (1)加大就业帮扶,促进务工增收。推进全市劳动力转移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根据农村劳动力务工时令特点,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行动,挖掘企业用工和农户就业需求,开展脱贫劳动力劳务对接;保持农村劳动力就业全年热度,持续促进农民务工增收。
  (2)加快项目建设,就地就近就业。采取现代农业产业稳定一批、发展新业态培育一批、开发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吸纳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等形式扩大就业。充分利用“黑土地保护”“千亿斤粮食”“千万头肉牛”等涉农重点工程以及以工代赈重点工程就地吸纳就业,提前介入,搞好与项目方劳务对接,保证用工需求,优先安排脱贫人口务工,引导返乡留乡脱贫人口参加农田水利、村庄道路、乡村绿化、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等工程项目建设,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拓展就业,确保零转移就业家庭及易地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
  (3)加力帮扶车间,提升吸纳能力。提升就业帮扶车间质量,保持规模不减、带动就业能力不降,落实就业帮扶车间一次性奖补政策。按照“谁撤销、谁新建”的原则,严格落实“撤一建一”制度(如果在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申请撤销现有就业帮扶车间1个,必须在年内新建1个就业帮扶车间并录入省系统,确保就业帮扶车间数量不能减少)。鼓励脱贫人口多的乡镇,创建更多的就业帮扶车间,充分发挥带动就业功能。
  (4)加推乡村公益性岗位,妥善安置就业。坚持科学设岗、按需设岗,结合村屯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有序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对于从事非全日制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在确保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可采取适度灵活的管理方式,允许其同时从事其他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收入超出当地防止返贫监测范围的应退出岗位。各地人社部门要配合各开发岗位主体单位开展乡村公益性岗位排查整改,对随意设岗、违规上岗现象以及履行设岗程序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及时整改销号。
  整改时限:7月10日前并长期坚持
  2.政策宣传存在盲区,有的农户不知道致富带头人。
  整改措施:
  (5)加强致富带头人的政策宣传,做到政策应知尽知。各驻村工作队和各包保部门要将致富带头人政策通过开展“双入户”活动宣传到位,真正做到入户到人、入脑入心,使致富带头人和被帮扶对象政策都了解通透、铭记于心,消除政策落实空白点。
  (6)加严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带动致富能力。各县市区人社部门要结合乡村振兴任务、帮扶产业发展现状和致富带头人的特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开展培训,提高致富带头人带户增收能力。将致富带头人培育与乡村工匠结合起来,将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作为乡村工匠培育培训重点内容,组建专家团队,开设专门课程,请创业成功的乡村工匠现身说法、传授技艺,成为依靠一技之长,带动一方百姓的特色产业带头人。
  整改时限:7月10日前并长期坚持
  3、脱贫人口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由于程序较为繁琐,符合条件且领到就业补贴的脱贫劳动力较少。抽查脱贫户和监测户835户,省外务工6个月以上28人,只有1人申请到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
  整改措施:
  (7)加劲工作重点、搞好密切配合。与乡村振兴部门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关于优化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交通补助标准及申请发放流程的通知》(吉乡振联〔2023〕43号)文件精神,把落实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助作为当前就业帮扶重点工作再加把劲,两部门共享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基础数据,通过认真开展数据比对精准掌握省外务工人员基本情况。
  (8)加紧宣传引导,做到应补尽补。采取短信推送、电话通知、上门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让每一个跨省务工人员了解掌握务工补贴政策。由市人社部门统一印制“吉林省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交通补助标准及申请发放流程”的宣传品,各县(市、区)组织工作人员走乡入镇、进村入屯对有省外务工的脱贫户开展上门宣讲。
  (9)加细调度督导,提供精准服务。各地人社部门要主动配合乡村振兴部门和财政部门采取专项督查和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跨省务工一次性往返交通补助发放工作的督导,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加强同省外人社部门沟通对接,做好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务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保障其合法权益,让脱贫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务工地。
  整改时限:7月10日前并长期坚持
  4.三个原国贫县作为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增长5.1%(镇赉县5.5%、大安和通榆均为4.9%),低于6.3%的全国平均水平,没有达到“一高于”标准。
  整改措施:
  (10)加量增收举措,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各县(市、区)人社部门要深挖农村居民增收手段,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能力,从加大就业帮扶,促进务工增收、加快项目建设,就地就近就业、加力帮扶车间,提升吸纳能力、加推乡村公益性岗位,妥善安置就业等多方面帮助农村居民提高收入平均增长水平。
  (11)加码专项行动,实现务工增收。大安市、镇赉县和通榆县人社和就业部门要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四季春”专项行动,广泛搜集信息、积极推送就业岗位、提供优质服务,稳定就业创业,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实现务工增收。
  整改时限:7月10日前并长期坚持
  5、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不到位。洮北区人社局2022年度仅培训农村脱贫劳动力16人。
  整改措施:
  (12)加实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继续组织开展对脱贫劳动力培训意愿调查,进一步加大脱贫劳动力培训相关政策、培训信息的宣传力度。明确培训目标和方式,使有培训愿望的脱贫劳动力都能接受一次就业技能培训、涉农技术培训和种养殖等各类现代农业技术培训。
  (13)加惠“雨露计划”,积极促进就业。引导监测家庭和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技工学校教育,帮助雨露计划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实现就业。加强对技工院校的监督管理,利用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就读技工院校的信息提供、学籍对比工作;把握时间节点,在招生宣传、新生入学和每年开学季,详细统计学生信息,与相关部门做好核对,建立工作台账。
  整改时限:7月10日前并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