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190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白农议字〔2024〕18号
您在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白城市蔬菜生产的几点的建议》(第190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全市蔬菜生产的关注,您对全市蔬菜生产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分析比较全面。目前,我市蔬菜生产的发展确实存在自给能力不足,贮藏保鲜及加工滞后,产业政策扶持不到位,产品直接出口的比例小等现象。您提出的大力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大力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加大监测检验力度,加快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加大高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带动蔬菜生产科技投入等建议对促进我市蔬菜生产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很有意义,也是我们正在积极运作和主要研究的方向。
一、基本情况
“菜篮子”产品供给方面。全市蔬菜生产面积2.67万公顷,产量140余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元(农业部门数)。总体全年供求总量基本持平,但冬春季节短缺,夏秋季节过剩;从蔬菜供应品类方面看,普遍存在结构性短缺,南菜北移、北菜南运现象长期存在。据不完全统计,蔬菜全年自给率达到80%左右,冬季自给率能达到10%左右。白城市市区现有行政社区56个,登记注册个体经营蔬菜水果的超市、便利店、商店、农贸市场等共计263个,平均每个社区4.7个;共有22个“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辐射市辖区行政社区39.3%以上;启动实施了城区农贸市场五年改造提升计划,顺利完成了瑞光、保胜、合众、吉鹤等6个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任务。
二、下步工作安排
鉴于全市蔬菜生产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实际,今后蔬菜生产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扩大棚膜生产规模化。棚膜蔬菜生产与其他作物比有其特殊性,主要是要求看护,集中连片,实行规模经营,方便集中管护节省人工成本。另外,任何农产品,有规模才有市场,才能扩大效益。因此,鼓励各县(市、区)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实行土地流转,帮助农民串换土地,解决建设棚室用地问题,进一步扩大棚膜蔬菜的生产规模,向规模化要效益。
(二)搞好品种定位和区域布局。要坚持“立足资源,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建立各具特色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的指导思想,搞好蔬菜生产的品种定位和区域布局。在品种定位上,要大力开发引进辣椒等优势品种;在区域布局上,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生产基础等因素,建设以通榆县瞻榆镇、开通镇,大安市太山镇、红岗子乡,洮北区洮河镇、青山镇,镇赉县建平乡、镇赉镇等优质辣椒生产基地。
(三)进一步开拓蔬菜生产销售市场。产品必须进入市场流通后成为商品,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因此各地必须下大气力抓好蔬菜生产市场开发工作。一是进一步培养壮大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充分发挥其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在进一步完善现有蔬菜批发市场的同时,加大力度,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特别是建设地产蔬菜批发市场。三是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农民与蔬菜经销及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合同,做到以销定产。四是加强各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白城农网》、县级信息服务平台、乡级信息服务站和“一站通”、抖音平台等现代化信息传输工具,逐步建立网上农产品虚拟大市场,进一步搞好网上销售。
(四)搞好蔬菜的贮藏保鲜和加工。要改变目前蔬菜生产主要在旺季销售的不利局面,加强与省内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合作,不断开发蔬菜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引进蔬菜家庭保鲜技术,鼓励农户修建贮藏窖,使蔬菜产品延后上市,减轻市场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五)搞好综合服务。市农科院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培育和引进名优特新品种,并积极开展科研攻关,重点研究蔬菜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同时着力培养一批精通蔬菜生产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指导农民发展蔬菜生产。各县(市、区)政府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发展蔬菜生产的农户在土地承包、打井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财政、银信、开发办等部门要在资金、立项等方面对发展蔬菜给予必要的扶持。
白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