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城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白城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8000135917781/2025-02738
分  类: 委员提案 ;  议案
发文机关: 白城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5年05月27日
标      题: 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7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白农议字〔2025〕21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30日
索引号: 112208000135917781/2025-02738 分  类: 委员提案 ;  议案
发文机关: 白城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5年05月27日
标  题: 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7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白农议字〔2025〕21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30日
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7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白农议字〔2025〕21号 
  您在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白城市农田排涝能力的建议》(第75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为提高我市农田防灾减灾能力,切实解决农田积水、内涝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农田排涝薄弱环节,结合现状实际,从提早预警、科学规划、增加投入、生态治理、加强管护五个方面推进涝区治理和农田沟渠修复整治相关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提早预警,强化统筹部署。
  主要措施: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水利、气象、应急、农业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开展春耕春播期气候趋势预测,旱情、雨情、增雨等春耕生产气象服务,进行农业气象条件、土壤墒情等监测分析,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决策气象服务以及农业气象服务。加强汛期全天24小时值班值守,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动态,做好预报预警工作,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
  下步计划:针对近年来本区域农田防灾抗灾减灾的卡点、堵点和痛点制定预案,明确农田安全度汛措施和责任,做好农田防涝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和相应处置工作。
  二是科学规划,建立防涝体系。
  主要措施:为提高全市农田排涝能力,认真分析涝区现状,科学制定涝区治理规划,逐步建立完善防涝排涝体系。
  下步计划:加快推进全市涝区治理规划编制,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尽早启动项目实施。
  三是增加投入,加快补齐短板。
  主要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排涝治涝能力,切实增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各县(市、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拓宽投资渠道,多方位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市农业农村局印发《白城市农田沟渠修复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涝区治理、林网建设、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田沟渠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摸清农田沟渠基础设施底数。
  下步计划:紧盯资金支持政策方向,及时掌握各类投资渠道信息,及时申报各类项目建设资金。
  四是引水调蓄,加强生态治理。
  主要措施:进一步恢复湖泡、湿地、洼地及水库生态环境,用以引蓄洪水,强化蓄水泄压能力,提升防洪排涝水平,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生态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下步计划:开展河道治理。积极推进主要支流治理,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整治崩岸。开展涝区整治。实施涝区治理工程,解决排涝问题。
  五是加强管护,减少排涝风险。
  主要措施:加强农田排涝调度工作,确保排水及时有效;进一步加强管护,减少排涝风险,强化生态治理与智慧监管同步实施。开展教育宣传,宣传排涝渠系工程和渠系建筑物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群众保护意识,保障工程正常运行,避免工程设施受到破坏。建立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农田沟渠管护机制,创新管护模式,落实管护责任,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
  下步计划:强化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做好物资准备,采购并储备必要的排涝设备;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行普法宣传,增强了群众保护意识,更好地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加强涉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对违反水事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积极调查核实、严厉打击。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建立起系统完备、循环通畅、排蓄可控的农田沟渠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农田排涝畅通,全面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白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