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城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白城市水利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800013591911G/2023-04994
分  类: 建议提案办理 ;  议案
发文机关: 白城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20日
标      题: 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93号委员民革白城市委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白水字〔2023〕28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0日
索引号: 11220800013591911G/2023-04994 分  类: 建议提案办理 ;  议案
发文机关: 白城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20日
标  题: 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93号委员民革白城市委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白水字〔2023〕28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0日

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93号委员民革白城市委提案的答复

白水字〔2023〕28号

尊敬的民革白城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白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建议》提案,市政府收悉后高度重视,经研究,责成市水利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引嫩入白建管局、洮儿河灌区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协助办理。贵委在提案中提到的白城市地下水资源基本情况和白城市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符合白城实际,白城既缺水又存在浪费水的现象,如何加强白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确实是政府面临解决的问题。贵委提出的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切实可行。现就贵委在提案中提出的“白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答复如下:

  一、贯彻“节水优先”战略,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之一,也是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措施。白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紧紧围绕贯彻“节水优先”战略,以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在推进农业节水灌溉,节水载体建设(节水型小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用水管理、农业水价机制改革、节水宣传等方面发力,全市五个县(市、区)先后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水资源管理总量控制和消耗强度目标全部完成。截止到2022年末,全市总用水量18.85亿立方米,未超过用水总量控制27亿立方米的指标,全市五个县(市、区)用水总量均未超出各自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全市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9.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29.9%,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9。

  (一)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建成

  在白城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各县(市、区)政府积极行动,在短时间内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创建工作,其中大安市、洮北区、洮南市、通榆县和镇赉县先后通过省水利厅和国家水利部的验收。在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过程中,全市累计建成节水载体390个(节水型企业37个,节水型单位229个,节水型居民小区123个,节水型灌区1个);同时还创建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11个。为全面实现节水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持续推进节水灌溉

  一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目前,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84.6万亩(滴灌407.2万亩、喷灌172.8万亩、微喷4.6万亩)。同时,带动各地农户自发开展滴灌的面积也很多,特别是洮南、通榆、洮北的部分村屯已经实现整村覆盖,通过春季苗情排查,实施滴灌地块的苗情长势明显好于其它地块。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节水节肥增产。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干旱缺水地区增产显著的一种灌溉方式,可实现按需施肥、均衡施肥、精准施肥,灌溉方式由多量少次“漫灌”改变为少量多次“滴灌”。既保证了作物在需水高峰期和敏感期的水分养分供应,又提高了水分、肥料利用率,协同实现了“节水、节肥、节工,增产、增效”。2023年,全市计划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400万亩。截至5月22日,全市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面积408.28万亩,占计划面积的102.07%。三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少了耕翻,多了作物残茬的覆盖,可明显减少径流和土壤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同时,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当年进行深松,打破了犁底层,提升了土壤蓄水能力。实施保护性耕作蓄住了“天上水”,保住了“地中墒”,提高水分利用率15%以上。四是大力推广抗旱耐旱作物、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各县(市、区)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和基础条件,找准发展方向,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全力推广抗旱耐旱作物,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2023年,全市计划推广杂粮杂豆(高粱、谷子、绿豆等)、花生、葵花等抗旱耐旱作物201万亩,占旱田作物的15%。

  (三)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进一步降低

  白城市自来水公司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加大老旧管线改造力度,提升管线查漏能力,同时严厉打击窃水行为,经努力全市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左右。

  (四)计划用水及用水定额管理有效落实

  全市理顺工作程序,简化工作环节,对日取用水量5立方米以上的用水户采取分片通知,重点督促的办法,进一步落实计划用水管理工作,目前基本实现管理范围内取用水户计划用水全覆盖。各地在取水许可审批及年度用水计划审批过程中进一步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凡是不符合用水定额管理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批准。2022年11月,按照省水利厅要求,我市对市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列入市级重点监控名录取用水单位共计27个,其中:灌区4个,工业企业13个,服务业4个,公共供水企业6个。对上述单位进一步强化取用水管理,确保水量信息及时报送。

  (五)用水计量管理稳步推进

  2022年按照《吉林省2022年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实施计划》要求,全力推进我市计量体系建设工作,全年争取中央水利发展基金574.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74.00万元,区域整体完成率100%。目前,全市管理范围内取水计量平均安装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用水大户用水计量在线监控。白城市农业灌溉“以电折水”监测计量试点工作共争取国家专项资金286万元,选取样点灌溉井143处,编制分析成果报告7个,于2022年10-12月全部通过专家组验收,为我市乃至全省农业水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积累了经验数据。

  (六)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有序开展

  按照省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直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白城市2022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计划的通知》(白发改价联字〔2022〕191号)。市发改委组织开展灌区运行成本测算,印发了《关于调整灌区运行成本水价的通知》(白发改价字〔2022〕260号)调整了引嫩入白建设管理局和洮儿河灌区建设管理局运行成本水价。

  (七)节水行动方案全面实行

  按照《吉林省水利厅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印发<吉林省节水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白城市政府责成白城市水利局和市发展改革委结合白城实际,印发了《白城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节水目标,主要任务和责任单位。为了落实该方案,市政府建立了市级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推进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为全面落实《白城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提供了组织保障。

  (八)积极开展生态补水工作

  近年来,我市多次实施“引察济向”、“引嫩济莫”等生态补水,同时通过河湖连通工程,向牛心套堡、四海泡、鹤鸣湖、镇赉南湖等重要国家湿地公园和湖泡进行补水,补水总量达到12亿多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85.8万亩,改善生态面积11.52万亩,不仅为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水资源保障,而且在补水过程中对引调水沿线地下水的补充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九)节水宣传迈上新台阶

  市水利局积极谋划,争取水利发展资金145万元,在白城市地下水试验站基础上建立了节水科普馆,节水农业灌溉实体展示区。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参观者1500余人次,向社会普及节水知识,传播节水文化,使“节水优先”、“节约用水”理念深入人心,推动我市节约用水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认真落实“四水四定”,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白城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水资源方面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结合白城实际,坚决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责成市水利局对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合理利用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支撑白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市水利局和吉林大学合作,编制了《白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报告》。计算分析了五个各县(市、区)的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对比分析了现状、中期、远期规划水平年的需水量与供水量,计算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开发利用方案,但方案可操作性和后期监管评价存在不足,建议“十四五”期间继续深入研究。

  三、建立地下水管控制度,强化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管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在全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三条红线”,建立“四项制度”,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2012年10月,吉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在我省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13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吉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进行考核,并要求市州人民政府制定《考核办法》。白城市政府高度重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责成水利局开展专题调研并起草《考核办法》。2014年5月《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完成,2014年11月22日《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白政办发〔2014〕31号)颁布实施。2014年12月白城市成立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组,标志着我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正式开始,也标志着我市地下水水量管控制度全面建立。

  2016年12月颁布的《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将“严格地下水量和水位双控制”作为加强地下水保护和超采区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不仅需要对地下水资源总量进行控制,还要从地下水位上进行有效控制。根据上级要求,我市2020年组织五个各县(市、区)分别编制了《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管理方案》。划定水量水位红线,实现了水位水量双控制。为此,我市地下水管控制度全面建立。为了全面加强地下水的管控,白城市先后下发了《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的通知》(白政办明电〔2018〕6号);《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地下水监督管理的通知》(白政办函〔2019〕16号);《关于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控工作的通知》(白城市水利局2020年5月28日发)。

  经过多年的监管我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合理水平,2022年全市地下水开采量为10.4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65.8%,较2017年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93.8%),大幅下降。

  民革白城市委,感谢贵委对白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关心和关注,也希望贵委能一如既往地支持白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2023年6月20日

  (联系人姓名:许斌 电话:180436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