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城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800307913058T/2024-04207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 ;  议案
发文机关: 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4年07月15日
标      题: 对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文字号: 白卫议字〔2024〕1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19日
索引号: 11220800307913058T/2024-04207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 ;  议案
发文机关: 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4年07月15日
标  题: 对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文字号: 白卫议字〔2024〕1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19日

  对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白卫议字〔2024〕1号

  

李家夫代表:

  您在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医健康事业的建议》(第17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优化发展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服务体系。

  一是组织开展区域中医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按照区域三级医院牵头原则,制定下发了《白城市多层次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市级中医院牵头,签订医联体协议,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4个县级中医院参与县域内医共体建设。通过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全面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二是组织开展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提高全市二级、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数据填报质量,充分发挥医院评审和绩效考核评价的作用,提高医院管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全市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开展白城市中医医疗质量和服务“双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中医医疗质量、优化中医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

  二、聚焦特色优势,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实施中医医疗服务提升工程。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中医医疗服务提升行动的要求,制定印发了《中医医疗服务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升服务质量,为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二是强化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提高中医特色服务水平,以专科建设推进中医院整体发展。组织申报国家级优势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9个,传统康复治疗室1个。三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制定并印发了《“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活动月方案》,通过大型义诊、开展“优质便民服务”、弘扬“大医精诚”传统医德医风行动、中医药大讲堂等活动,让百姓切身感受中医药文化和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四是推进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保障国家《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各项目标在白城市顺利实施,持续推进白城市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联合9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白城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同时,制定印发了《白城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运行方案》,成立了市县两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面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不少于10类40中医适宜技术,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共计培训160人次。

  三、优化人才队伍,中医药传承创新扎实推进。

  一是开展2023年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我市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省基层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分别制定了任务书,共计带教39人,通过传帮带,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和学术思想,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二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6人,参加省2023年第二批中医馆骨干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了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临床实践工作,指派白城中医院专人负责,建立考勤制度,按照要求高质量完成临床实践,真正学以致用。2023年全市符合出师考核条件28人,通过省级考核,取得传统医学出师证书15人。三是实行分类评价。《吉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实施办法》(吉人社联〔2023〕47号)规定,对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员实行分类评价,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四是中医药人才在职称评审方面享受职称破格评审和绿色通道政策。对于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允许直接申报高级职称。符合“3010”政策人员可随时申报,统一实行“县审核省认定”制度,每月认定一次。对在县(市)乡(镇)基层事业单位从事一线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30年,且现仍在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聘任中级职称满10年且满足申报副高级职称(职务)基本条件的,经相应的职称评审委员会考核评审,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职务)(考试系列除外),可特设岗位聘任。五是中医人才可申报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分类评定。获得省名中医等突出业绩成果的中医人才,可申报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分类评定。通过评定后,可享受户籍、子女就学、薪酬职称、出行就医、旅游等多方面服务保障。其中对在基层从事一线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评聘方面有政策倾斜。

  四、做好医疗保障,规范地推进医保支付方式。

  一是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2号第五条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医医院或中医诊所备案证的医疗机构可申请医保定点,经医保经办机构评估合格后纳入定点医疗管理。二是切实做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及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目录执行工作,按照国家、省要求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中医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作用,进一步健全机制,全方位提升中医药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共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健康白城贡献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希望今后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为白城市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

  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