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人大七届五四次会议第8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白卫议字〔2024〕4号
聂明杰代表:
您在市人大七届五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县级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引进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基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关心、关注。近几年,我市围绕新时代卫生健康方针政策,紧扣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和地方性创新举措,着力推动市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的中坚枢纽作用,取得了扎实成效,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深化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建立纵向联动协同发展机制
以白城中心医院、白城中医院为核心,组建两个城市医疗集团,涵盖19个基层医疗机构和若干民营医疗机构,集团内部根据集团整体发展思路、工作目标及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职能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建立协作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具体要求、标准、程序、流程、考核办法,推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强化人才培养,集团内部建立统一的在职培训、进修学习、考试考核等机制,成员医院常年安排人员到牵头医院务实进修,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实行双向挂职交流,牵头医院的业务学习、专家讲座等要辐射集团所有成员,统一组织学习、培训、考试考核,共同提高;强化技术共享,以医疗管理集团内部的牵头单位为技术支撑,依托远程会诊中心实现集团内部技术资源的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集团内部医疗水平的均衡发展,既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又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和运行成本;强化龙头引领,牵头医院对成员单位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定期安排人员到成员单位开展坐诊、查房、教学等帮扶带教活动,促进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能力提升。
二、深化医共体改革,健全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发展机制
早在2016年,全省还未对医共体建设作出明确安排部署之时,我市即着眼打破机制体制壁垒,聚焦“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以洮北区为试点先试先行,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白城市医院为牵头医院,按照“科学布局、互遵意愿、双向选择”原则,分别与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多家民营医院组成“1+N”模式的医共体,形成区、乡、村三级“紧密型”医疗服务保障网络,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现乡镇卫生院就医环境、医疗服务水平、县域内就诊率、患者报销比例、家庭医生服务能力、门诊和住院患者人次及收入“七个提升”,以及患者个人医疗费用占比、转诊率、贫困患者自付比例“三个下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洮北区医共体建设先后成为省级、国家级试点,被国务院大督查列为典型经验,多次在国家级、省级交流经验,并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今年,我们已经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计划在所辖5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医共体建设,切实强化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队伍建设和发展动力。
三、实施“千县工程”行动,着力提升县级医院能力
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开展县级医院发展综合评估,加强县医院临床专科、县域内急诊急救、临床服务五大中心等能力建设,实现全市所有县级医院达标率100%,镇赉县人民医院、通榆县第一医院分别被纳入国省两级首批“千县工程”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单位,诊疗技术与诊疗水平稳步提升。
四、实施“县聘乡用”“乡聘村用”等政策,强化基层用人自主权
落实省委组织部、编办、人社厅、财政厅、卫健委5部门联合出台的“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政策,积极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下沉”“流动”“共享”,将聘用政策权限下放到县级,增强县级因地制宜引进人才的自主权。目前,我市累计招录“县聘乡用”“乡聘村用”人才104人,2024年计划再招录15人。落实国家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政策,统筹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需求,由教育部门负责定向招生,经过5年本科医学教育和3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到定向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全科医疗服务,落实编制等政策,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累计签约入学129人,2024年计划再招录9人。
五、创新实施智慧管理新模式,释放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潜能
在乡级医疗机构管理上,我市积极探索实施智能管理模式,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为乡级医疗机构引入“智医助理”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乡级医疗机构全覆盖。“智医助理”系统具备辅助基层医生诊疗、智能规范病例、发起智能电话短信等功能,在日常诊疗、助力疫情防控、巩固健康扶贫和健康随访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减负增效效果明显,深受基层人员认可。在村级医疗机构管理上,我市创新开展村医“积分制”管理工作,以洮南市为试点,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智慧考核”新模式,投入资金74.25万元,为村医购置智能终端设备,实现12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全面电子化,既能实时定位村医服务位置,确保村医真上门、真服务,又能辅助诊疗、简化传统纸质表单填报的繁琐模式,降低村医工作量。此项工作获省卫生健康委高度认可,在全省推广,其中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开村医“积分制”“智慧考核”新模式。同时,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为破解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不足,签约易、服务难的难题,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家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诊疗,使大部分基础性问题在线上解决,极大的提升了服务效率。此做法获时任省长景俊海同志的肯定性批示,并在全省推广应用。
今后,我们还将不遗余力的抓好县级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增强全人口健康保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再次感谢您的关心关注,也希望您继续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15日